通风和成本:写字楼设计的两难 |
“非典”对公建的预防系统来说无疑是一次检验,不仅给公建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关注起很多平时忽视掉的方面,同时“非典”也引起了人们新的思考。写字楼也不例外。 事实上,许多写字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公共健康的可能性,空气质量、湿度的平衡、光照、通风状况和清洁程度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在每年季节转换期间,对那些宽敞的密封型写字楼,更是一种挑战。由于疾病预防的关键就是自然通风,由于写字楼属于大型的单体建筑,然而对不可预测的具有空气传染性的病菌很难在建筑上有何对策,很难做到自然通风。 “非典”来临之际,北京许多写字楼每天都进行消毒,众多物业公司将楼内消毒列为防止“非典”的重点,一些公司也非常重视办公区域的内部消毒,所有能开的窗户已全部打开,一些部门还开着落地电扇加强空气流通。但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空调的使用不可避免。 写字楼里的中央空调人为制造了一种凉爽宜人的环境,但长期在空调环境里工作的人特别容易感冒。这是因为空调使得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负氧离子减少的缘故。因此要定时开窗通风,排放污浊空气。写字楼中的中央空调系统因缺乏维修与清理,也会致使室内悬浮物增多。另外,由于一些写字楼为了减少室外空气污染的侵入和提高空调效能,在建筑中采取密闭式的结构,忽略了通风系统,使得污染物进入室内后很难排出,甚至还可能造成累积,更加重了写字楼中的重复污染,要及时检修和清理中央空调及排风设备,对一些年久失修的设施,要及时进行更换。 最先进的中央空调也无法与自然通风相媲美。许多写字楼为了使用空调就不能开窗自然通风,人们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很多新建的写字楼更是在设计之初就堵上了每间办公室进行自然呼吸的“鼻子”。大量高档写字楼都存在办公室因安装封闭式窗户而不能自然通风的状况,还有不少“疾病大楼”使用通风系统是只“吸”不“呼”。目前,在北京大部分高档写字楼内,办公室的窗户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开窗功能。楼层间尽管有透气窗,却远远达不到自然通风的效果;有的办公室尽管可以自由开闭窗户,但由于长期使用空调也不能开窗。 北京市前几年兴建的高档写字楼几乎都设计为封闭式窗户,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开窗对冷量的损耗。如果开窗,室内调温就不好控制,这个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很难解决。 玻璃幕墙大约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等大城市。现时,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在国内随处可见。 玻璃幕墙有其独特优势,首先是外观华丽大方,具有现代办公气息,起到强化外立面的效果;其次,视野开阔,通透性强;第三,写字楼进深大,采光要求较高,玻璃幕墙相对易满足其设计要求。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劣势也很明显,首先,大面积反光造成光污染;其次,玻璃的保温性能差,能耗大,造成日后运行、维护费用高;第三,玻璃幕墙多数不能开启,无法满足自然通风,不利于稀释空气中的细菌或者病毒,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写字楼存在不可避免性。 玻璃幕墙也有缺陷。写字楼的发展更多的应考虑“人与自然、舒适、节能”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遮阳设施、可呼吸玻璃幕墙、防晒墙、高技术中庭空间等系列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有效解决了通风问题,并降低了一部分能耗。写字楼采用可呼吸玻璃幕墙,通风、防尘、隔音、节能是其主要功能,不需开窗即可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气,呼吸幕墙再配合中央空调新风系统,保证室内源源不断的新风量,并满足自然通风的需求,用户也可自行调节室内温度,降低空调的使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当然由于成本过高限制了推广。 |